近日,华芳集团24万锭纺纱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在石河子开发区正式开工。该项目标志着石河子纺织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从拓荒者到行业标杆
2006年,华芳集团携全疆第一代长车纺纱设备入驻石河子开发区,成立华芳石河子纺织有限公司,逐步形成年产25万锭环锭纺、1920头气流纺的规模。多年来,依托新疆优质棉花资源及当地政策支持,华芳集团成长为石河子纺织产业的中坚力量。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亚洲品牌500强企业,华芳集团现已成为国内纺织行业规模领先的重点龙头企业,形成集棉纺织染、针纺织染、毛纺织染、制衣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其棉纺产业规模位居亚洲第二,毛纺织产业规模能力居世界第一。
2006年9月25日, 华芳集团投资20亿元、装备50万锭生产能力的新疆石河子棉纺项目一期工程在石河子开发区正式投产。
政企护航产业逆势突围
华芳集团负责人表示,华芳集团当年选择石河子开发区,是基于对“西部大开发”政策红利、优质棉花主产区资源及石河子优越地理位置的精准研判。
华芳集团选择石河子开发区落地该项目也是应对行业挑战的关键布局。在生产效率层面,引入的先进设备使单锭生产效率提升50%,极大提升了整体产能与生产节奏;成本控制方面,自动化系统降低了能耗和人工支出,结合新疆本地棉花采购优势,单位产品成本远低于内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则体现在产品品质升级,瑞士立达精梳设备可生产高支数棉纱,满足高端市场需求,配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从原料到半成品的全流程质量追溯,使产品在国内外客户中的认可度显著提高。
智能化升级新样本
华芳集团此次改造项目将从技术、产能等多方面对石河子纺织产业产生深远影响。该项目装备档次和自动化水平不仅打破企业自身纪录,更将成为区域纺织业的技术标杆。此举将显著提升石河子纺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带动周边纺织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石河子纺织产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这场由智能化改造驱动的产业变革,不仅将重塑华芳集团自身的发展轨迹,更将成为观察中国西北纺织产业升级的重要样本。在政策红利与市场规律的双重作用下,石河子这片棉花沃土正孕育着从“纺织产能基地”到“产业创新高地”的深刻蜕变,而华芳集团的项目改造升级也将对八师石河子市未来纺织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推动石河子纺织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来源:石河子国家高新区